湖南懷化墻體廣告 里仁為美”出自《論語》里仁篇,意思是可以達到仁的境地為最佳,也譯為居處在仁愛的街坊鄉(xiāng)里中才是美。在洪江古商城有一里仁巷,住在巷口的吳海珍一家,六年如一日,照料患精神病的街坊張菊桃,傳承著這一美德!
9月27日,筆者在社區(qū)主任的陪同下,來到吳海珍的家,了解了他們的感人事跡。當我到吳海珍家門口時,她正端著一碗熱火朝天的飯菜,預備送給街坊患精神病的張菊桃。
1969年4月10日出世的瞿志友,洪江航運
公司下崗,愛人吳海珍無作業(yè),1999年5月4日一個單純可愛的女兒降臨到這個家庭。一直以來夫妻倆不離不棄、同甘共苦,相親、相敬、相愛,小家庭安排得井井有條。家人天倫之樂,幸福美滿,全家人遵紀守法,尊老愛幼,樂于助人,是一個調(diào)和美滿的家庭。他們六年如一日,照料著患精神病的街坊張菊桃,深受鄰里和社會的好評。
敬重白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這種美德在他們家中體現(xiàn)得愈加巨大。他家有一個特別的街坊,70歲的精神病的張菊桃。自2010年12月20日張菊桃相依為命的老母親病故了,張菊桃患有精神病,無親無故,日子來源只要低保救濟金。她是五保戶按國家方針就能進福利院,她患有精神病,日子有些不能自理、神智不清、天天處處散步,但沒有攻擊性,假如送進了二福利院,約束了她的自在,她會很不習氣,只會加劇她的病情;加上福利院的床位也很嚴重,送不送她去精神病院,令社區(qū)作業(yè)人員也很糾結。瞿志友和他的愛人吳海珍站了出來說:“我家來照料她吧!”她只要每月295元的低保救助金,沒有其他日子來源,其時就有人說:“你圖她啥呀,像她這種人請人照料光薪酬就要上千元,不會長久的?!彼麄冊S諾接下這一擔子后,一照料即是六年。天天,為張菊桃白叟送上熱騰騰的飯菜,為白叟清掃衛(wèi)生,將張菊桃的家清掃得干干凈凈,家里整整齊齊,張菊桃天天坐在自家門口。夏天納涼,冬日里曬曬太陽,她沒有孑立感,是瞿志友一家人給了張菊桃的溫暖。
吳海珍她的家盡管清貧,卻義無反顧的六年如一
日照料著街坊孤寡白叟張菊桃,把她作為自個的親人來關懷和照料。她們的膀子是軟弱的,但他們有一個樂善好施熱心腸,在往常的日子中奉獻自個的微薄力量。她們家的做法溫暖感動著周圍的每一個人,她們的故事也從里仁巷傳揚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