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懷化墻體廣告 12 月 22 日,中方縣中方鎮(zhèn)長塘村的曾氏宗祠里,火熱的掌聲打破了素日的安靜,17 名孝道標兵在族員面前榮耀受獎。
當天是陰歷冬至節(jié),該村及周邊曾氏族員及
四川、
江西等地的宗親歡聚一堂,一同聯(lián)誼,舉辦了冬至祭祖典禮。這些年,我們從頭喚起了對傳統(tǒng)文明的回想。冬至祭祖,重溫孝道文明的習俗漸漸走進我們的日子。
相傳,曾姓源于春秋戰(zhàn)國期間孔子的名徒曾子,明永樂年間,其五十五代孫曾貴祿從
江西遷往
懷化中方鎮(zhèn)長塘村,艱苦創(chuàng)業(yè),代代繁殖,現(xiàn)已有 14000多人。
典禮中,500 余曾氏族員代表緬懷歷代先祖,重溫先祖念祖孝親、濟世友人、修德省身、重學立業(yè)、齊家教子的家風文明,在今天的調(diào)和社會中,爭做榜樣代表。典禮以后,宗祠內(nèi)展演了民間文藝和傳統(tǒng)戲劇辰河高腔劇目,黑夜我們一同聚餐 “吃祠堂” 。
冬至祭祖的場景對許多人來說,已是遠去的習俗。在我們印象中,只要春天的清明時節(jié),才有祭祖的典禮。本次主祭的曾氏宗祠族員代表曾長福通知記者,他們一年有兩次祭祖典禮。冬至時節(jié),族員匯聚一同祭祖聊天,談收成,談愿景,這應(yīng)該是冬至特有的一道景致。前些年,這些習俗一度遺忘,如今他們有 8 房人,每年由每房選出代表掌管祭祖。
冬至過節(jié)源于漢代,盛于唐宋,沿用至今。唐宋期間,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城外舉辦祭天大典,
大眾在這一天要向爸爸媽媽長輩祭拜,如今仍有一些當?shù)卦诙吝@天過節(jié)道賀。
曾長福介紹,清明時節(jié),通常是到先人的墓地上墳,由于那時春風和暖,柳樹青青,恰是郊游好時節(jié)。而冬至時大多數(shù)人會到各家祠堂祭祖。一些大姓宗祠當年都是有公田的, 平常租給田戶,到了冬至,有關(guān)的收入就會用來殺豬宰羊,請廚師準備好酒宴, 請整個氏族的人來連吃數(shù)天,俗稱 “吃祠堂” 。如果有剩余, 還會按人員分配,有吃有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