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墻體廣告 獨特的草原文化、濃郁的民俗風情、悠久的歷史古跡、壯美的自然風光和邊境口岸,讓游客體味不一樣的塞外風情,深厚的文化底蘊讓內蒙古成為中華歷史的后院,世界文明的搖籃,助力內蒙古的旅游加速騰飛。
內蒙古草原風光名揚天下。內蒙古天然草場總面積達13億畝,居中國五大牧場之首。涵蓋世界所有草原類型,被稱之為完整的天然草原博物館。主要有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沙地草原等景觀。視野遼闊、夏季氣候舒適,在草原旅游,任你漫步倘漾,信馬由韁,飽覽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曠野美景,細品清新空氣中花草散發(fā)的淡淡清香,讓你盡享天人合一的安逸靜謐。
內蒙古是歌的海洋、舞的故鄉(xiāng)。內蒙古人用美妙的歌聲贊美著勞動,用婀娜的舞蹈表達著自己的情感?!岸鯛柖嗨够槎Y”在文化產(chǎn)業(yè)中占一席之地。安代舞、筷子舞、盅碗舞、察瑪舞特有的民族舞蹈。馬頭琴、蒙古長調民歌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這是內蒙古旅游中最有魅力和生命力的部分。三少民族的習俗和風情更是內蒙古旅游特色所在。
在這里,品嘗手把肉,夜宿蒙古包,穿上蒙古袍,走進牧民家,相聚那達慕,欣賞歌舞,拜訪寺廟,祭祀敖包、選購飾物用品,體驗傳統(tǒng)民風民俗。
匈奴、東胡、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人先后以主角的身份演繹一幕幕波瀾壯闊的歷史劇。文物古跡遍布全區(qū),大型恐龍化石、猛犸象化石的發(fā)現(xiàn)使內蒙古在中國古生物學史上占有重要一席。大窖文化、薩拉烏蘇文化、紅山文化等反映了早期人類在內蒙古的活動。長城、巖畫、王昭君墓、嘎仙洞、遼遺跡、成吉思汗陵、喇嘛教寺廟等充分反映了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發(fā)展和交往歷史。
滿洲里、二連浩特的國門前,觀賞異域建筑,感受中外交融,見證睦鄰友好;還可以參與繁忙的中俄蒙互市,品享異國飲食,更可以邁出國門開始異國之旅。
此外,內蒙古還推出了國際草原文化節(jié)、昭君文化節(jié)、阿爾山圣水節(jié)、阿拉善金秋胡楊節(jié)、河套文化節(jié)、呼倫貝爾冰雪節(jié)等100多個大型節(jié)慶活動。這些活動同當?shù)匚幕Y源優(yōu)勢結合,旅游者在盡情觀賞草原風光的同時,充分領略濃郁的民族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