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墻體廣告 日前,在黃山譚家橋鎮(zhèn)長羅村碧山組發(fā)現唐代李白訪問老友胡暉民居遺址,作為佐證的是遺址旁有3根麻石柱。石柱高1米許,寬50多厘米,厚20余厘米,每根石柱上方中間都有圓孔。據碧山鄉(xiāng)民組組長王紹榮介紹,祖上相傳,這些石柱即是當年李白寄宿這兒栓馬繩的石柱。此外,李白進村的“問余亭”仍無缺。
據史料載,唐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的秋季,唐代詩仙李白從陵陽山來到和平譚家橋的羅村,訪問胡暉。胡暉熱心地接待了這位遠方的客人。李白走時,留下《山中問答》一詩作謝意,稱這兒是“別有天地非人世”。據和平《胡氏宗譜》記載,胡暉是唐代學士,隋末工部尚書胡裕的后代,他的上代因避戰(zhàn)亂隱居在黃山腳下的和平,因早與李白相識,胡暉便相邀李白游黃山時到他家中做客,并答應相送白鷴。
唐代胡暉的原居雖已不復存在了,但栓馬石柱仍然存在,別的,當年李白進村的石橋和石板路至今保無缺。為了傳承歷史文化,開展黃山旅行,長羅村正預備經過招商引資復建“胡暉古居”、“太白書院”、“問余亭”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