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
墻體廣告 “我活這么久,老公和兒子已經(jīng)先走了,看到重孫長大,真可謂悲喜交加?!?15歲的邱柴氏太婆說話聲如洪鐘, 咬文嚼字好像文明人。昨天上午,南部縣柳驛鄉(xiāng)柴氏祠村一群白叟集合在邱柴氏家里話家常,為白叟補過重陽節(jié)。因為,重陽節(jié)當(dāng)天,柴氏祠村大多數(shù)60歲以上的白叟, 到鄉(xiāng)場上參與了鄉(xiāng)政府安排的慶?;顒?,但最主要的主角邱柴氏那天卻因為突發(fā)傷風(fēng)未能參與。所以,有些白叟相約于昨天到她家里來聊天。
115個春秋 老壽星是全村的自豪
63歲的邱文明剝好花生米、核桃仁,又剝開幾顆紅棗,讓老伴和著大米一齊放到鍋里熬粥。柴氏祠村地形平整,是3座小山呈品字形包圍著的平壩。除了盛產(chǎn)大米以外,家家戶戶喜歡栽培干果類作物。
邱文明是邱柴氏的街坊,因為跟邱柴氏一起日子的孫女患病住院了,這些天便由他照料白叟。 邱文明所熬制的“八寶粥”,是鄉(xiāng)民最簡潔的佳肴。他把粥裝進不銹鋼保溫桶, 趁熱給邱柴氏太婆送去,而且不忘帶上她喜歡吃的煮胡豆。邱柴氏今年已滿115歲,是村里年歲最大的白叟,一起她的輩分也不低。每到逢年過節(jié),鄉(xiāng)民們會自覺地為邱柴氏張羅一頓飯菜。
邱柴氏生于1901年3月3日。每年生日一到,不論她的家人是不是張羅,鄉(xiāng)民們都會過來聚聚,拉拉家常。我們會自帶炒花生等零食前往邱柴氏家。 邱柴氏太婆很喜歡這種熱烈,而在她身體靈活的年月,她會提早把宅院清掃潔凈,把家里的茶杯清潔一遍,燒好茶水等待我們的到來。
一個多世紀的時刻是非常漫長的,很少有人的壽命可以邁過百歲大關(guān)。邱柴氏是柴氏祠村自古以來稀有的壽星,鄉(xiāng)民甚至把她當(dāng)作本地“物華天寶、地靈人杰”的標志。村里的后生外出務(wù)工,也常常在外人面前提起邱柴氏的年紀,讓天南地北的人一起來共享老壽星的
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