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8月19日,馬王堆漢墓考古發(fā)掘5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進入第二天,會場專家發(fā)言依舊精彩不斷,在漢代考古及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分會場,湖南師范大學特聘教授熊建華的發(fā)言引起聽眾極大關注。
熊建華的發(fā)言從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話語體系、知識體系出發(fā),來探討馬王堆漢墓。他提出,馬王堆漢墓這一文化遺產與海上絲綢之路關系緊密。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
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的 海絲 烙印
熊建華認為,首先,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具有 海絲 烙印最重要的是馬王堆漢墓中出土有大量絲綢。絲綢是海上絲綢之路最重要的象征性文化符號,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大量絲綢,可彌補這條 海絲 商貿文化通道文化符號的缺失。
其次是 珠璣 。馬王堆漢墓的所謂珠璣,均是泥質的 土珠璣 ,但它反映了珠飾這種外來奢侈品在西漢初年湖南的流行與時尚。
其三是玳瑁器。玳瑁是一種大型海龜,這種制品出現(xiàn)在湖南,要么來自海邊的饋贈,要么就是貿易所得。
其四是犀角象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雖然全是木質,但它反映的歷史背景與泥珠璣相似。
其五是泥 金幣 。這顯然是沿襲了楚國黃金貨幣的傳統(tǒng),楚黃金貨幣的誕生可能有域外影響。
其六是印花制品。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印花印版在廣州南越王墓有出土。長沙國與南越國的關系,正史中有明確記載,這一發(fā)現(xiàn),從側面驗證了二者的密切關系。
其七是地圖。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長沙國南部地形圖》,地跨今湖南及兩廣,南界到達了廣東珠江口外的南海,這一發(fā)現(xiàn),直接反映了楚漢時期湘江流域交通與商路發(fā)展水平,尤其是關于 南海 的標識,顯示了清晰的 海內外 概念。
其八是 胡人 。馬王堆漢墓出土遣策中有 胡人 的記載。
瀟湘錦繡 漢服快閃表演。
馬王堆漢墓遺址的價值應進行新評估
2008年,國家文物局委托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在全國調查與海上絲綢之路有關的古跡遺址,熊建華受湖南省文物局委托在調查表上填寫了湖南的相關文物點。主要填寫了兩處,一處是長沙銅官窯遺址,一處就是馬王堆漢墓。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遺跡點之一,長沙銅官窯遺址已經參與相關活動,但馬王堆漢墓尚未引起足夠注意與重視。
通過研究,熊建華發(fā)現(xiàn)馬王堆漢墓考古發(fā)掘后,留下的墓葬遺址的遺產價值應該是被嚴重低估的。
熊建華注意到有堆、墩、陵、阜、崗、垱等的地點,并多處發(fā)現(xiàn)古遺址古墓葬。尤其是堆,多有著名的考古發(fā)現(xiàn),除了馬王堆,中國還有著名的 三星堆 墩,則是長江下游地區(qū)史前遺址與春秋戰(zhàn)國墓葬的聚居之地。這種從史前延續(xù)到漢代的 墩堆文化 ,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其核心價值尚待研究與發(fā)掘。
他認為,土遺址尤其是馬王堆這樣的土遺址, 堆 中的歷史文化信息要遠高于其他材料筑造的古遺址古墓葬。如,從堆的規(guī)模,可以精確計算工程量,了解其背后的生產力水平;從開挖、夯筑的痕跡,可以探索生產工具筑造與使用水平;從地層中留下的植物花粉等標本,可以研究當時的氣候與環(huán)境等等 因此,土遺址的遺產價值絕不亞于其他類型的遺址。熊建華表示,現(xiàn)在似可進一步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全方位研究馬王堆土遺址及其包含的歷史文化信息,發(fā)掘、弘揚土遺址核心價值,而不僅僅用觀賞性的優(yōu)劣作為評判標準。
熊建華認為,有必要用新方法、新手段、多學科對馬王堆漢墓遺址進行第二次考古發(fā)掘或考古清理, 新的考古研究,必將帶來新的驚喜與成果,也將為我們進一步認識馬王堆漢墓遺址價值提供新的考古學依據(jù)。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lián)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