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茂名墻體廣告 1935年1月,赤軍兵分三路強渡烏江,向遵義前進。其時,年約六七歲的王順昌目擊赤軍渡江的過程,并與兩棵楠竹結(jié)下不解之緣,屢次搬遷都不肯放棄。1959年,這兩棵楠竹還被遵義博物館保藏了。
白叟的祖父和爸爸一天搭好10架竹筏
本年已88歲的王順昌白叟家住余慶縣大烏江鎮(zhèn)紅渡村,據(jù)白叟憶述,其時他還住在曹家寨,祖父和爸爸都是篾匠,手上功夫好。1月1日天剛亮,有兩個赤軍來到他家里找他的爸爸,請他幫赤軍編竹繩搭浮橋。白叟的爸爸當(dāng)即容許并叫上祖父,當(dāng)天就搭好10架竹筏。
赤軍分三批渡江
回龍場渡頭 點擊>>南方網(wǎng)360°全景炫圖,領(lǐng)略赤軍長征回龍場渡頭面貌
白叟介紹,1月2日晚,趁著天亮,赤軍把事前扎好的竹筏安放在江邊,并找了80自己,預(yù)備率先從老渡、回龍場渡江。第一批渡了8人,然后是第二批和第三批。
白叟依稀記得,其時的烏江水面約60丈寬,水流有點湍急,但沒有旋渦,按計劃順暢渡過。與此同時,同村鄉(xiāng)民楊甲二從叉河口撐船,渡6名赤軍到對岸,繞過羊耳沱到雞公嶺。
渡江后的赤軍與駐扎的國民黨軍隊交火,沒有渡江的赤軍也從老渡、羊耳沱等發(fā)起攻擊。
白叟介紹,擊潰國民黨守軍后,1月3日,赤軍大部隊開端向老渡運楠竹用以架浮橋。浮橋架好后,赤軍用了一天多的時間全部順暢渡江。
“看到它,就當(dāng)看到赤軍”
據(jù)白叟署名編撰的《爸爸的楠竹情》介紹,赤軍強渡烏江后,他同曹家寨的人去老渡看浮橋,他的爸爸和祖父拖回了八棵楠竹,打了三鋪曬席,留下了兩棵?!斑@兩棵楠竹留下吧,一看到它,我們就當(dāng)看到赤軍”。爸爸這樣解釋道。
王順昌近照
白叟向記者介紹,留下楠竹后,他們曾屢次搬遷,甩掉了許多東西,唯獨割舍不下這兩棵楠竹。據(jù)悉,1959年,遵義紀(jì)念館搜集赤軍長征路過余慶時的遺物,這兩棵楠竹最終被列入保藏名錄。
新美
墻體廣告公司:http://www.royaume-de-die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