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承重墻在裝修時可以敲嗎?”“已經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找誰鑒定?”“發(fā)現違法違規(guī)裝修行為可以舉報嗎?”……小區(qū)微信群里,有業(yè)主轉發(fā)了《南通市房屋安全管理條例(草案)》,大家紛紛發(fā)表意見,討論激烈。這讓市司法局立法處處長余昔林感到驚喜,也收獲了不少有價值的意見建議。
這是南通市民積極參與立法活動的生動縮影。近年來,我市不斷完善體制機制,為人民參與行政立法提供制度引領、搭建互動平臺、拓寬參與渠道、加強意見吸收,讓人民參與多起來、形式活起來。
完善機制,畫好立法同心圓
我市制定的第一部市政府規(guī)章是《南通市政府規(guī)章制定辦法》,也是南通開展行政立法工作的“立法之法”。2020年修訂時,該辦法著重完善了人民參與行政立法的有關內容,共有10多條約五分之一的篇幅分別在立項、起草、審查等環(huán)節(jié),對公眾參與行政立法工作作出明確規(guī)定,為行政立法全過程人民民主打下制度基礎。
7月面向社會公眾征求意見、赴企業(yè)開展立法調研,8月征求市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意見建議,9月召開座談會,10月第二次征求公眾意見……“立法之法”修訂后制定的首部市政府規(guī)章《南通市瓶裝液化石油氣管理辦法》,每個程序都有人民廣泛參與的影子:通過網站留言、電話反饋、寄來信件或是報名參加立法聽證會、受邀參加立法調研座談,市司法局共收到部門、企業(yè)、消費者代表、村(居)民委員會、網民等各方建議137條。
今年,市司法局制定出臺《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工作規(guī)范》,為法律顧問參與立法工作提供指引;由本地執(zhí)業(yè)律師組成的第三方立法專業(yè)團隊,也積極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參與行政立法。結合平時接觸到的案例,對立法草案提出客觀建議并被采納,很有成就感,律師朱一葵說,從2019年第一次參與行政立法到現在,團隊的立法能力不斷提升,還被省司法廳評選為優(yōu)秀立法專業(yè)團隊,我們今后會加倍努力。
此外,我市還堅持每個立法項目都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意見建議,邀請民主黨派參與立法協商,畫好立法同心圓。
暢通渠道,直通基層接地氣
貫徹行政立法全過程人民民主,公眾參與的渠道是否暢通很重要。
我市打造了“立法民意直通車”,力求從線上、線下搭建立體化、多渠道的公眾參與途徑:在線上,可以
手機瀏覽市政府官網、司法局網站“民意征集”或者“公告欄”,“掌上”發(fā)聲;在線下,市司法局在鎮(zhèn)(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大廳、司法所等場所設立了立法民意征集區(qū),遴選縣級立法民意咨詢庫,定期組織開展集中研討、座談交流,征集基層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