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墻體廣告 昨日,記者從
合肥市規(guī)劃局理解到,年內
合肥市方案開建11 個特征街區(qū),包括
蕪湖路-寧國路特征街區(qū)、城隍廟二期、淮河路逍遙十八街、大蜀山半邊街等。
有了罍街、龍蝦街,將來
蕪湖路-寧國路一帶還將多出一個“宋街”。據(jù)引見,
蕪湖路至寧國路整體改造已被列入
合肥市2016 年方案建立項目。改造后的
蕪湖路至寧國路將成為
合肥最具歷史文化氣氛的特征街區(qū)之一。
“包公是北宋時期的歷史名人,包公祠、清風閣等也是仿宋建筑。因而,我們方案將寧國路北段沿街建筑也改形成仿宋作風。當然,不可能整條路段都按仿宋 建筑來改造,會依據(jù)實踐狀況來分段改造?!毕嚓P人士引見,項目計劃曾經完成,特別是包公文化園經過普遍征求意見停止修正完善,愈加成熟。
據(jù)理解,在此次改 造規(guī)劃中,相關部門還有意將沿街建筑撤除,改建為小型廣場或城市綠地,讓省地質博物館完整顯露在路邊,加強這一區(qū)域的歷史人文氣息。省地質博物館位于
合肥 市
蕪湖路239 號,與省圖書館和包公祠隔街相鄰,占空中積約3600平方米,曾是
合肥市四大標志型建筑之一,2013年被列為85處不可挪動文物之一。
此外,位于蜀山腳下的老
安徽名人館有望重獲重生。據(jù)悉,新建項目為大蜀山森林公園半邊街項目,將依托現(xiàn)有的蜀山森林公園打造,坐標為原
安徽名人館館址、隸屬長廊及相關周邊區(qū)域。據(jù)透露,半邊街項目規(guī)劃設計根本完成,由于施工量不是很大,最快可于今年年內完成改造。武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