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于2021年1月中旬上映的電影《沒有過不去的年》,講述的故事不復(fù)雜,訴求也很簡單,就看平日里忙得暈頭轉(zhuǎn)向,有著各自“小家”的子女們,會不會暫時拋下身邊事,陪老母親過個快樂祥和的除夕夜……
可仔細想想,陪老母親過個團圓年,多大個事兒?。勘仨殱M足老人家的愿望啊。但問題是老人家的四個子女中,只有吳剛飾演的大兒子知道媽媽的身體狀況已不如前些年。換句話說,其他三個子女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并沒有覺得這個團圓年有多重要。
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是什么?不言自明,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jīng)。其他三個子女不必說,只說吳剛飾演的大兒子,他身處中年時代,要當好兒子,要當好老公,要當好爸爸,還要不遺余力地養(yǎng)家……稍不留神因為獨處,竟在婚姻感情方面起了“小波折”。換做你,怎么辦?講真,沒人想走到這份田地,但這就是中年時代的現(xiàn)實。
恰逢此時,生你養(yǎng)你,即便在困難年代遭遇早產(chǎn)也對你不離不棄的親愛老媽,也需要你的關(guān)心和照顧,這或許是讓中年人最崩潰的事——分身乏術(shù)啊。讓人倍感欣慰的是,吳剛飾演的大兒子王自亮在各種足夠他崩潰的紛繁瑣事中,堅決徹底地抽離了自己,一心要陪母親過個好年。因為他知道,媽在家就在。只有媽在,他才能體會到當兒子的感覺。而這份感覺,只有在過年時最為強烈。
但影片最讓我動容的卻不是四個子女陪媽媽過年,而是男一號王自亮在自己的編劇作品的話劇演出上,答非所問地向觀眾介紹了自己的母親,以及母親在他早產(chǎn)后不離不棄地照顧他,讓他活了下來……聽了兒子的講述,老戲骨吳彥姝飾演的母親在觀眾席中早已泣不成聲,那一刻我覺得母親是最幸福的人……她不需要兒女的反哺,需要的是兒女的真心。
話說在年關(guān)當口,遇到《沒有過不去的年》這樣一部主打母子親情的影片,挺珍貴的。在我們中國人的傳統(tǒng)價值觀中,過年即意味著團圓,團圓即代表著陪伴父母,陪伴妻兒。哪怕一年之中再不順當,在過年陪伴家人時也要開開心心,做好自己分內(nèi)的事。這方面,《沒有過不去的年》給即將團圓的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此外在演技方面,吳剛、吳彥姝、江珊、郭濤的組合,既讓人看到了豐富的人物關(guān)系,也讓人看到了角色的真誠。特別是吳剛與吳彥姝詮釋的母子,隨性又自然,于無聲處、點點滴滴就感動了觀影者,令人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和作為一個兒子應(yīng)有的作為??爝^年了,無論我們混得怎樣,陪家人,特別是父母,過一個開開心心的團圓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