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墻體廣告 河南商報記者熊曉輝
在蔣姓得姓后的很長一個時期,蔣姓族人一直默默無聞。從西漢晚期開始,漸漸有蔣姓族人“鋒芒畢露”。至東漢時期,蔣姓迎來了鼎盛時期,其間最為后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九侯五牧”的故事。
傳奇人物
“三徑”之說得于蔣翊
蔣姓得姓后,蔣家歷史上的榜首個名人要算是西漢末年的蔣翊。
蔣翊是聞名的山人,以清廉正直知名,忠于漢室。因不滿王莽擅權(quán),蔣翊告病返鄉(xiāng),終身不仕。
蔣翊在庭院中拓荒三條小路,只與羊仲、求仲兩位高逸之士來往。所以,后人便把“三徑”作為山人居處的代稱。
蔣橫遭禍九子封侯
除了“三徑”,蔣翊為后人所熟知是由于他有個很知名的孫子。
他的這個孫子就是蔣橫。蔣橫跟從光武帝劉秀征討赤眉,身經(jīng)百戰(zhàn),因功勛卓著被封為“逡遒侯”,官拜大將軍。
但是好景不長,朝中司隸羌路上報蔣橫謀反,劉秀聞訊大怒,將蔣橫誅殺。
為了免遭滅族的厄運,除了老七蔣稔為父守靈,其他八個兒子悉數(shù)逃往江南。
蔣橫蒙冤遭到誅殺后,朝野不平,一時間京城歌謠四起:“君用讒慝,忠烈是殛;鬼怨神怒,妖氛充塞。”
光武帝劉秀聞聽之后,下旨清查蔣橫冤案,終究冤案大白全國,蔣橫平反昭雪,羌路則被處斬。
為了安慰人心,劉秀以王侯之禮遷葬蔣橫,賜墓號為“顯忠”,并將蔣橫的九個兒子悉數(shù)就地封侯。
長子蔣穎被封為“金華侯”,次子蔣鄭“會稽侯”(紹興),三子蔣川“臨川侯”(潤州,今鎮(zhèn)江),四子蔣耀“鎮(zhèn)湖侯”(湖州),五子蔣漸“臨蘇侯”(姑蘇),六子蔣巡“卜亭侯”(杭州),七子蔣稔“平河侯”(九江),八子蔣默居宜興和橋、被封為“云陽侯”,九子蔣澄居宜興、被封為“亭侯”。
由于爸爸蔣橫的冤案,成果了蔣家九子“一門九侯”,蔣氏因而變成中國歷史上極為稀有的“九侯世家”。
宗族光彩
宜興蔣氏一門五牧
關(guān)于蔣橫來說,蒙冤受戮,終究是一場悲慘劇;他的兒子們因禍得福,這場崎嶇遭受也成果了宜興蔣氏。
在蔣橫的九個兒子中,蔣默、蔣澄興起江南,后來變成宜興蔣姓的始祖。
蔣默、蔣澄在宜興辟荒耕田,耕織漁獵,過著隱逸一方的日子。之后,蔣默將新宅讓與弟弟,自個則遷至南新柯山橋云陽村久居。
這樣,宜興蔣氏便以滆湖為界,形成了以蔣默為始遷祖的“湖東系”和以蔣澄為始遷祖的“湖西系”。
蔣澄為官清正,愛民如子。他所任地有一年發(fā)生了嚴峻饑饉。來不及請示上峰,蔣澄不管丟烏紗的風(fēng)險,開官倉放糧賑濟哀鴻。
蔣澄與老婆馬氏總共生了五個兒子:長子蔣孟,官至冀州刺史;次子蔣通,官至南陽刺史;三子蔣休,官至丹陽刺史;四子蔣政,官至荊南刺史;五子蔣玄,官至兗州刺史。
五個兒子均有所作為,被民間稱為“蔣氏五龍”,也稱“番陽五牧”。
傳說
十殿閻羅榜首殿秦廣王
據(jù)《搜神記》,蔣默的重孫蔣子文是個輕浮放縱之人,常常說自個骨相狷介,死了會成仙。
漢朝末年,蔣子文當(dāng)縣尉時,有一天為了追逐響馬,在鐘山下頭部受傷而亡。
孫權(quán)樹立吳國時,蔣子文生前的同僚居然在路上看見了他,只見他騎著白馬,手拿白色羽扇。
同僚回身就跑,蔣子文緊追不放,還說:“我就要做這兒的土地神,來為你統(tǒng)轄下的大眾謀福,你讓大眾為我建廟立祠,否則將會有災(zāi)禍?!?/div>
這年夏天,公然瘟疫流行,大眾非??謶?,很多人偷偷祭拜蔣子文。
不久,他又說:“假如不祭我,我就用大火讓你們遭殃?!?/div>
這一年公然發(fā)生了火災(zāi),火勢還蔓延到王宮,朝中議論紛紛,所以孫權(quán)封蔣子文為“文都侯”,為其樹立古剎,把鐘山改稱為蔣山。
傳說蔣子文成神后,威風(fēng)明顯,南朝皇帝對其屢屢封贈,乃至封其為帝。
更有民間傳說蔣子文后來被改封到了陰間,變成十殿閻羅的榜首殿秦廣王,專管人世長命與夭亡、出生與逝世的冊籍,統(tǒng)一管理陰間受刑及來世吉兇。
民間傳說缺乏為信,多是大家茶余酒后的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