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霽翔推出新作 講述故宮“看門人”的故事
“豐厚的書籍就像一雙宏大的手,一直推進我快樂空中對新的一天”。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在多家網絡平臺直播分享本人的讀書故事,并引見本人的新書《我是故宮“看門人”》。
作為紫禁城建成600周年的獻禮之作,《我是故宮“看門人”》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講述了單霽翔在故宮博物院擔任院長期間,率領全體“故宮人”經過不懈努力,讓故宮文化走近人們的生活,讓故宮博物院“活起來”的故事。
從2012年1月至2019年4月,單霽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7年,這本書是他初次完好記敘在故宮博物院工作點滴的代表之作。作者用共同的敘事視角、流利的言語和大量寶貴的圖片,解讀了故宮博物院的社會形象轉變,同時也向公眾傳送了本人的文物觀、文化觀,表現了從“文物維護”走向“文化遺產維護”的理念。
紫禁城的中軸線是怎樣點亮的?閉館日的故宮博物院在做什么?哪個展覽給觀眾沏了2500杯茶,還免費發(fā)了800盒便當面?書中透露了許多生動的細節(jié)和故事,內容觸及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傳承、文物維護、管理變革、學術與教育、品牌建立、文化傳播與交流等各個方面。
單霽翔在該書序文中說,讓文物“活起來”,需求讓文物重回人們的生活?!伴T”字里面寫一個“活”字,成為“寬廣”的“闊”。“在故宮博物院工作了7年多,我這個‘看門人’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將‘活’字寫入故宮的大門,讓故宮文化遺產資源走近人們的生活,走向更寬廣的空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