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下午2時許,驟雨初歇,永順縣石堤鎮(zhèn)四聯(lián)村牙拉組洋溢著清爽的空氣。
寨中,一座木質六角涼亭格外顯眼,飛檐翹角,小青瓦蓋頂,為藏在大山中的這個土家山寨添加了一抹古色古香。
“這個自然寨共有50來戶土家族村民,大局部是土家木屋,但這座涼亭是寨中目前獨一的仿古亭子,由‘根叔’籌資修建的。”四聯(lián)村村支書王平說。
村民李固根,73歲,兩鬢斑白,一臉和藹,寨中后生都喜歡稱他為“根叔”。
“大半生在外闖蕩,老了回到家鄉(xiāng),想把自家的寓居環(huán)境搞好些?!毕惹?,“根叔”終年在外做生意、搞木匠,到過
吉首、龍山、
張家界、
貴州、
重慶等地,每年收入不下5萬元。
近年來,他回到村里,恰逢永順縣天綠畜牧養(yǎng)殖專業(yè)協(xié)作社在村里打造田園綜合體,建起了580畝水果采摘園、380畝稻花魚基地。另外,村里也正在推進“美麗
鄉(xiāng)村”建立,號召村民美化環(huán)境。
“根叔”便和3個兒女磋商:整修40多年的老木屋,再建一個休閑涼亭,改善寓居環(huán)境。
說干就干!去年8月初,“根叔”親身入手,將老木屋里外修繕一新,并用柏木、杉木修建了一棟2層土家吊腳樓偏房。
吊腳樓坎外10余米處,有一塊20多個平方米的空地,地勢較高,村中美景一覽無遺,是建涼亭的好地兒。
下基腳、立木柱、蓋青瓦、上廊架……聽說“根叔”建涼亭,局部村民前來收工出力幫助。
今年春節(jié)前,一座以杉木為主體的涼亭呈如今牙拉村民面前。
“建涼亭破費了5萬多元,我覺得值!”“根叔”的臉上彌漫著驕傲。
涼亭建好后,“根叔”隔三差五將村里喜好“土家打溜子”、山歌的村民匯合到涼亭一同排演文娛,村里的老人也經常匯集在涼亭交流。
小小涼亭,已成為牙拉村民休閑文娛、交流情感的“小樂園”。
寨前稻田呈梯狀蜿蜒排列,對山樹林蔥郁垂陰,農家小屋依山鱗次櫛比。
“我準備把這座涼亭取名‘幸福亭’,寓意村民安康平順、美滿幸福。”坐在涼亭里,“根叔”靜靜地觀賞著眼前的美景,幸福入心。
新美
廣告公司:http://www.royaume-de-die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