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jié),帶著兒子到依山傍水的布依村寨老
黔西墻體廣告表家過年,就是想讓他找找與都市不一樣的年味。
走在盤山的青石板路上,我就想起了當(dāng)年讀書時,背著書包跟著老表滿山跑的情景,春天采花,夏天摸魚,秋天摘果,冬天就偷拿家里的香腸就著小火籠烤成個大花臉……說與兒子聽,他不置可否,許是在他兒時的記憶里,就只有背著重重的書包,和滿腦的游戲吧。
老表家的吊腳樓已經(jīng)換成了兩層的小洋房,瀝青路也已經(jīng)鋪到了家門口。老表早已經(jīng)在廂房生起了火爐,火爐上燒著水,爐邊烤著番薯和餌塊粑,長條桌上擺著糖炒栗子,還有一壺苦中帶甘的苦丁茶。
“還是以前的火塘熱呵(
貴州方言:暖和的意
黔西墻體廣告思)?!蔽倚χ鴮媳?span style="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Verdana, Geneva, sans-serif; white-space: normal;">黔西
墻體廣告說,“還記得以前吊腳樓里,那四方的火塘,柴火咨意地燃著,三角架上燒得黑黝黝的大鐵壺翻滾著熱氣,房梁上吊著熏得流油的臘肉。丟幾顆包谷籽在火塘的熱灰里刨刨,一會兒就噼里啪啦的爆開,不知不覺年味就有啦!”老表也笑了,說那都是老黃歷啦,現(xiàn)在想找個有火塘的人家,難了。
老表嫂正在一旁包粽粑,說給我?guī)c回城去。我也跟著湊起了熱鬧。長長的綠綠
黔西墻體廣告的粽粑葉用帕子仔細(xì)擦干凈,鋪上那用稻草灰拌和的糯米,小心對折包裹好,用稻草攔腰捆上,再剪掉長長的葉稈,一個像小枕頭的粽粑就成形了。
“別玩
手機(jī)了,叫你小老表帶你去打糠包去?!蔽覍鹤诱f。
“寨子里過年都不興打糠包了,年輕人都進(jìn)城玩去
黔西墻體廣告啦。”老表苦笑著說。
還記得以前的初一到十五,一群群布依族少男少女分站公路兩邊,少女們精心繡好的糠包拋過來拋過去,嬉戲打鬧間,暗藏的情愫就滋生了。這樣的民族傳統(tǒng)逐漸流失,遺憾啊。
不知不覺,已到晚飯時間,鮮美可口的刨湯肉端上了桌。老表拿出
黔西墻體廣告自家釀制的米酒,大碗給我滿上,真
黔西墻體廣告可謂“大塊吃肉、大碗喝酒”。
燈火闌珊,酒意微醺,我們踏上了回家的歸程。我和老表戀戀不舍地道別,而兒子卻在急不可耐地催促,缺失年味的城市
黔西墻體廣告對他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