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墻體廣告策劃 為留念終身熱心慈悲事業(yè)的丈夫薩本仁,
上海市民蘇瑞華女士將她與丈夫一切的積存200萬元捐獻給了
云南一所中學。在
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委員會的牽線搭橋下,今年3月
云南保山騰沖縣實驗民族中學新教學樓舉行了奠基典禮,這棟樓被命名為“薩本仁教學樓”。蘇女士說,“我先生是一個大方仁慈的人,他省吃儉用了一輩子,協(xié)助他人時從不吝惜,這一定是他想做的事?!闭煞虺錾韾蹏兰?00萬元,對一個工薪家庭而言無疑是筆巨款。捐款人蘇瑞華女士今年74歲,這筆錢簡直是她與丈夫一輩子的積存。蘇女士說,樂善好施、愛國愛家是薩家的家族傳統(tǒng)。薩本仁祖籍
福建福州,蒙古族人,1926年出生,父親是一位鐵路工程師。祖上有甲午英雄薩鎮(zhèn)冰、
中山艦艦長薩師俊等一批愛國先驅(qū)。薩家本來生活還算富足,但抗戰(zhàn)的迸發(fā)使得全家不得不流離失所遠走他鄉(xiāng)。眼看山河破碎,不愿成為亡國奴的薩本仁分開曾經(jīng)陷落的
上海,和兄弟姐妹前往前方援助抗戰(zhàn)。當年他只要16歲,因以前在教會學校念書有英文根底,在
云南騰沖縣保山機場為美國援華飛虎隊飛行員當翻譯,為抗戰(zhàn)盡了一份力??勾驍±?,薩本仁來到
上海,在一家
公司從事進出口貿(mào)易。解放后進入國營進出口
公司任職,擔任
化工產(chǎn)品采購。在解放初期物資匱乏的年代,他經(jīng)常應用本人的人脈為國度采購緊缺物資。捐出巨款留念亡夫2012年丈夫逝世后,蘇女士不斷沉浸在悲哀中無法自拔。相濡以沫47年,兩人的感情極為深沉,喪夫之痛使她一度十分抑郁?!八斆魅蚀?,但也十分摳門?!睉浧鹜?,蘇女士臉上浮出笑容。她通知記者,丈夫年輕時為了省車錢,步行幾公里上班,一件舊衣服一穿就是好幾年,年歲大了后視力不好,他人倡議他吃藍莓,去水果店一問價錢,嫌貴就回來了。但就是這樣一個對本人十分“摳門”的丈夫,對別人卻是相當大方,遇到有艱難的人,總是傾囊相助不求報答。2008年汶川地震,他拉著妻子去捐錢,一捐就是上萬元。有一次薩本仁和蘇女士聊到遺產(chǎn)問題,說假如他過世,希望妻子能用這筆錢去做善事。當時也只是閑談,沒有談到詳細細節(jié)。而2012年薩本仁忽然因病逝世,來不及分配遺產(chǎn),妻子卻不斷記著丈夫的心愿。為了留念丈夫,也為了撫平心中的傷痛,她決議捐出200萬元的存款做慈悲。家庭成員全力支持在蘇女士提出本人的想法后,得到了家人的分歧支持。女兒薩支蒙通知記者,母親最理解父親,她如今做的事,一定是父親最希望做的。作為兒女,只需做這件事能讓母親快樂,她定會全力配合。薩本仁的大姐薩本茂,今年92歲高齡,是我國海軍英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老人通知記者,她的叔祖父薩鎮(zhèn)冰是中國近代海軍元老,曾參與過甲午海戰(zhàn),終身愛國廉潔,民國時期官至
福建省省長,卻一直一無所有,把一切的俸祿簡直全都捐給窮人,卸任后不得不賣字為生?!八淖毅懢褪莾勺?,不貪?!彼_本茂通知記者,薩家子孫都以薩鎮(zhèn)冰為楷模,因而全家都很了解弟媳的選擇,并且十分支持。在蘇女士和
上海市民宗委民族二處處長張繼富聯(lián)絡后,民宗委為她引薦了
云南騰沖實驗民族中學作為捐助對象,該學校的教學樓已成危樓,亟待重建翻修。張繼富通知記者,這是
上海民宗委有史以來收到的最大一筆私人捐贈,選定
云南的理由一是由于薩老先生為少數(shù)民族,而捐助對象同為少數(shù)民族學校。其次該學校就在抗日留念館與國殤墓園邊上,同時騰沖也是薩本仁曾經(jīng)與飛虎隊并肩戰(zhàn)役過的中央。目前,200萬善款大局部曾經(jīng)到位,加受騙地政府的撥款,今年3月新教學樓曾經(jīng)奠基,并被命名為“薩本仁教學樓”。蘇女士通知記者,往常她已不再悶悶不樂,由于在
云南孩子們瑯瑯的讀書聲中,她傾聽到了丈夫的生命正以另一種方式持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