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事情未了——古代文士風韻雅器展”在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開展。展覽精選了100余件(套)與香文明相關的藏品,從香料、香方、香具3個方面展示了古代文人雅士的風雅生活。出土于
陜西扶風縣法門寺地宮、由法門寺珍藏的3件一級皇家文物初次來渝,露臉該展覽。
重慶墊江
墻體廣告
本次展覽由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和九龍沉香博物館主辦。露臉展覽的3件法門寺皇家文物分別是鎏金雙蛾團花紋銀香囊、鎏金人物畫銀香寶子和鎏金銀龜盒。3件器物歷經千余年韶光,仍散發(fā)著耀眼的光澤。
重慶墊江
墻體廣告
據了解,唐代金銀香囊是一種盛放香料的器物,結合了熏香爐燃燒香料和荷包佩帶的功用,成為唐代熏香的一種共同方法,被當時的皇家貴族廣泛佩帶。此次展出的鎏金雙蛾團花紋銀香囊為唐僖宗所供奉,直徑12.8厘米,重547克,是唐代香囊存世種類迄今發(fā)現的最大的一枚。
重慶墊江
墻體廣告
香囊通體鏤空呈圓球形,上、下兩半球的囊蓋和囊身以鉸鏈相接,以子母口相扣合,其工藝之精巧令人為之嘆服。香囊內部鉚接兩個同心圓金屬環(huán)和一個盛香料的缽狀香盂,無論香囊怎樣轉,香盂始終保持水平?!斑@種相等裝置完全符合陀羅儀原理?!?a href="http://www.royaume-de-dieu.net/news-cqad.html" target="_blank" style="font-family:'宋體';">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法門寺出土的香囊證明我國的相等裝置最晚在1200年前已遍及應用于生活中。
重慶墊江
墻體廣告
此次展出香囊的工藝價值在唐代金銀香囊中處于什么水平呢?
西安美術學院副教授段丙文在《唐代金銀香囊研究》一文中以為,依據現在揭露的考古資料來看,唐代皇家寺院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兩件香囊(鎏金雙蛾團花紋銀香囊和鎏金瑞鳥紋銀香囊)無論是工藝還是紋樣都是現在出土的唐代金銀香囊中最為精美的器物,堪稱典范。
重慶墊江
墻體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