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廣西玉林墻體廣告 今年16歲的阿過(化名)是北流市北流鎮(zhèn)城東初中初二學生。他家境清貧,母親智障,要不是鄰居幫助照顧,他或許在襁褓就已夭折。父親為他取名“阿過”,是希望兒子可以過得好一些。但是適得其反,由于貧窮,他差點停學;由于舊屋成了危房,他將居無定所。
寒冬過去,春暖花開。這段時間,在政府、北流市義工協(xié)會及社會各界的協(xié)助下,阿過“我想有個家”的幻想有望成真。
多虧義工贊助,男孩能夠繼續(xù)學業(yè)
阿過出生于北流市西埌鎮(zhèn)平山村一個貧窮家庭,父親李尚開今年64歲,因無文化、無技藝、勞動所得甚微,直到40多歲仍未能成家。無法之下,娶了一名智障女子為妻。
妻子趙金蘭是崇左市大新縣人,比李尚開小10歲,由于智障,無勞動才能,以至連生活都不能自理。婚后她連生兩個孩子,因不會護理,兩個孩子都是未滿月就不幸夭折。當她生下第三個孩子即阿過時,鄰存心生憐惜,幫助照顧、護理,孩子這才活了下來。李尚開為孩子取名“阿過”,希望兒子安康生長,日子過得好一些。
由于貧窮,沒讀過幾年書,李尚開性格木訥、不善言辭,跑了8年都沒能給兒子辦好戶口,招致孩子錯過了最佳上學年齡。
直到阿過10歲時,愛心人士幫他辦妥戶口事宜,阿過這才辭別“黑戶”身份,在愛心人士和義工贊助下上學。
北流市義工協(xié)會會長李俊紅說,阿過讀小學二年級時,他們第一次走訪,見阿過蹲在家門口玩石子。他家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廚房陳舊不堪,父親在外耕田,母子倆連午飯都沒能吃上。從那時起,協(xié)會贊助阿過上學,他曾在蒲公英之家生活、學習過一段時間,后來到北流鎮(zhèn)城東初中繼續(xù)學業(yè)。
阿過性格內(nèi)向、文靜,平常話語不多。義工除了贊助他,還每月去看他,給他灌輸“心靈雞湯”,鼓舞他做一個自信的男子漢。
幻想照進理想,“愛心小屋”正在籌建
在學校,阿過能夠像其他學生一樣正常上學。但一回到家,他曉得本人家與他人不一樣,父輩幾兄弟共有的老房子,父親僅分得一個10多平方米的房間。往常房子成了危房,其別人有錢建房,早已搬了進來,就剩他們一家仍住在老房子里。
對阿過而言,母親宛如生疏人。她天天把渣滓撿回家,捆成一袋袋,放在公共通道上,每天與渣滓同睡。
慢慢長大的阿過很懂事,他會意疼母親,盼望本人有一個家,一個不需求多大的中央,有父母的床,有本人的空間,一家人住在一同,過上正常生活的家。
由于是鄉(xiāng)村低保戶,阿過家可申請危房改造資金。但他們家連啟動建地基的錢也拿不出來。
為幫阿過圓“我想有個家”的幻想,3月24日起,北流市義工協(xié)會、社會各界積極奔波,幫阿過籌建“愛心小屋”。北流義工羅智此前身患重病,得到社會各界的協(xié)助,這次他個人捐款3000元。在他的帶動下,愛心人士大方解囊,截至昨日上午10時,累計捐款17590多元。阿過的親戚也熱心捐助。此外,阿過一家已被列為精準扶貧對象,當?shù)卣谙敕椒◣退麄兠撠殹?
按方案,將為阿過建一個約60平方米的房子,目的籌款2.5萬元。往常建房資金已籌得差不多,籌建組屢次與村委會溝通之后,方案于4月14日開端建立“愛心小屋”。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quán)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lián)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shù)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