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云南昆明墻體廣告 今日,3月5日,是第54個“學雷鋒紀念日”。
雷鋒精神是啥?是樂善好施,是愛崗敬業(yè),是艱苦樸素,是公交車上的讓座,是拾金不昧的行為,是拔刀相助的勇氣……在咱們身邊,“雷鋒”并不少見。今日,讓咱們來知道4位昆明餞別著雷鋒精神的平凡人。
“我心中的雷鋒精神,是事無大小,都能盡自個的才能去為他人供給協(xié)助?!?
呂林
30年來無償獻血
超4萬毫升
2月10日,呂林再次來到云南昆明血液中心獻血。連上這次,呂林已經(jīng)獻了200多次血,30年來,超越4萬毫升血液從他身體抽出,搶救的生命不計其數(shù),他也因而榮獲國家無償獻血金杯獎、國家無償獻血推進獎、云南省無償獻血貢獻獎金獎,以及4次“昆明市無償獻血先進個人”稱謂。
上世紀70年代,年青的呂林是一名鐵道兵。在一次事端中,一位戰(zhàn)友受傷需求緊迫輸血,呂林挽起袖子預備為戰(zhàn)友輸血,可由于血型不一樣沒能如愿,后來,戰(zhàn)友因傷勢過重不幸獻身。這件事讓呂林一向銘記在心,愧疚了好久。
復員后,呂林在瀾滄縣工作了兩年,當?shù)赜幸幻镒鍕D人產后大出血,家人抬著她走了幾十公里趕到縣里的醫(yī)院,可醫(yī)院血庫里卻沒有一滴存血,鄉(xiāng)親們也由于缺少獻血常識,不敢給她獻血,產婦終因失血過多離世。這件事對呂林又是一次很大的牽動。
1987年6月,他在報紙上看見“昆明地區(qū)初次無償獻血活動行將舉行”的音訊后,趕到昆明市中心血站報了名。那年6月25日,他在工人文化宮參加了昆明市首次無償獻血活動,從此便一向堅持下來。
“我心中的雷鋒精神,是做好自個的本職工作,是為需求的人伸出協(xié)助之手?!?
徐春洪
公交司機部隊里的
“效勞明星”
在搭檔眼里,平時生活中的徐春洪話不多,人厚道,很敬業(yè)。他是昆明公交集團二公司十二車隊的一名一般司機,天天駕馭著232路公交車,往復于東站車場和官渡區(qū)政府之間。
2016年4月的一天,徐春洪照舊駕馭公交車從官渡區(qū)政府站駛出,剛剛過了一個站,車廂里俄然嘈雜起來。本來,一名約50歲的婦人突發(fā)疾病,一陣吐逆以后暈了曩昔。徐春洪趕忙掏出手機報警求助,并駕馭公交車開向近來的醫(yī)院。
將乘客送到醫(yī)院后,徐春洪沒有馬上脫離,而是一向守在醫(yī)院,還自動問詢醫(yī)院是不是需求先墊醫(yī)藥費。由于搶救及時,那名乘客蘇醒過來,也與家人取得了聯(lián)絡,徐春洪這才定心脫離。
回到工作崗位的徐春洪沒把這事放在心上,誰也沒說。后來,同車的乘客找到媒體反映了這件事,公交公司才知道本來那天徐春洪協(xié)助了一個乘客。上一年,徐春洪被評為公交集團“五十佳效勞明星”。
“在咱們心里,徐春洪即是咱們學習的榜樣?!?徐春洪的搭檔說。
“我心中的雷鋒精神,是助人助己。本來在協(xié)助他人的一起,得到的遠比支付的要多。”
李平
走出地震災區(qū)
以助人報答胡歌
閑下來的時分,李平會翻出曾經(jīng)收到的函件重復閱覽,看看那些稚嫩但真誠的文字,心里暖暖的。
函件是李平在大學時期,一個小孩寫給她的。其時的李平是一個公益NGO的志愿者,閑暇時刻協(xié)助外來家庭的后代進行品質教學?!昂⒆觽兊陌职謰寢尪际峭鈦韯展と藛T,教學問題簡單被忽視?!崩钇秸f,其時有個孩子讓她印象深入?!昂⒆邮潜粌晌皇盎恼邠靵淼?,很自卑,不敢與人溝通。”為了打開孩子的心結,李平常常和這個孩子談天,鼓勵他,給他帶小禮品,讓他在學習小組中當“頭”。一段時刻后,那個孩子逐漸變得愛笑了,也越來越有自傲。李平說,看著孩子們的笑臉,會覺得自個得到的遠比支付的要多。
變成一名志愿者之前,李平是那個承受協(xié)助的人。李平家在四川都江堰,2008年5月12日的大地震令都江堰受災嚴峻。李平說,其時家園幾乎被夷為平地,還有親人在地震中罹難。絕望時,是無數(shù)的好心人向災區(qū)居民伸出了協(xié)助之手,協(xié)助他們渡過難關。
從那以后,“盡自個的一份力,協(xié)助那些需求協(xié)助的人”便變成了李平堅決的信仰。
“我心中的雷鋒精神,即是從身邊的事做起,量力而行不求報答的貢獻。”
祝竹
用畫筆和歌聲
為白血病患兒帶去期望
昆明市兒童醫(yī)院里,有一個特別的校園--新陽光病房校園。每次到了上課時刻,都會有一群戴著口罩的“小戰(zhàn)士”走進講堂,他們都是白血病患兒。由于簡單受傳染而加重病況,患了白血病的小朋友很少有時機走出病房,承受醫(yī)治的時刻綿長、苦楚而且枯燥。
為了鼓勵小患兒們勇敢地打敗病魔,“病房校園”的一群志愿者會在固定的時刻來給小朋友們上課,為他們加油鼓勁。祝竹即是志愿者之一。
祝竹是一所幼兒藝術教校園園的教師,一年前,一次偶爾的時機,她得知了病房校園的存在,就想去看看“有沒有啥能幫得上忙的”。初到病房校園,祝竹有些忐忑,她會向教師們討教與這些小朋友相處要注意啥,要躲避啥論題?!昂髞砦抑?,本來小朋友們需求的即是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如今,祝竹不會刻意把孩子們當患兒對待,而是用畫筆、游戲、歌聲,帶給孩子們歡樂和勇氣,讓他們在病房也能具有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教會他們剛強與達觀。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lián)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