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防城港墻體廣告 “我們村有一個外來的媳婦很不錯哦!開個三輪車運輸山貨,不但培育得幾個孩子很有長進,還在縣城買了房呢!”早在2015年的一次
下鄉(xiāng)采訪中,南屏 瑤族鄉(xiāng)江坡村的第一書記就向筆者引薦該村的一位致富女能人,讓筆者有空去“宣傳宣傳”。今年5月的一天,筆者終于有時機一睹這位女能人的風采。
一頭干練的男式短發(fā),壯碩的身板,上身一件短袖配橄欖綠的長褲,腳上也是一雙橄欖綠的運動鞋,羅惠玲見到筆者一行到來,立即熱情的張羅著招呼大家到屋里 坐坐喝茶。這是一間低矮的屋子,即便白晝里面也是很暗淡的。給我們領(lǐng)路的江坡村支書說,這是羅惠玲一家之前住的屋子。羅惠玲靠開三輪車運輸山貨可掙了不少 錢,如今她家曾經(jīng)在縣城買了一套房。幾個孩子中的大姐曾經(jīng)去讀大學,老二老三在
南寧體育學校,二兒子在全國全區(qū)各種舉重競賽中取得了很多獎牌,最小的孩子 在縣城讀書,只要他們夫妻倆在家干活時才住這里。
當我們問起平常都是男人開車的多,她家卻為何是女人開車來回跑呢?羅惠玲責怪的悄悄捶 了旁邊的丈夫一拳,笑呵呵地說:“他太誠實了,運貨都不會跟他人講價錢。還是留他在家料理山林和干家務(wù)活,我去跑運輸。”看來這個從外邊鎮(zhèn)子嫁到瑤寨來的 女子不但精明能干,還挺有膽識的呀。
江坡屯山林廣袤,村民們世代依托這得天獨厚的天文優(yōu)勢大量種植八角和肉桂。但是,2015年以前, 由于不通水泥路,村民們收獲的山貨很難運進來,偶然有老板到屯里收,給的價錢也不高。羅惠玲家里八角肉桂也種了不少,但一家人過得也是捉襟見肘,供幾個孩 子讀書更是讓她和丈夫覺得壓力山大。
生活的壓力讓羅惠玲不得不沉思著追求更好的開展道路。瞅準了屯里山貨多需求運輸?shù)纳虣C,她購置了一 輛三輪車,靠給村民運貨收取勞務(wù)費。從江坡屯到縣城,大約要3個小時,這一趟可能得兩百多塊錢,除卻油費,大約能賺一百多塊錢。有時從縣城正好有人需求運 貨回山里,羅惠玲就能夠多賺一筆,假如沒有,那就只能空車返回了。羅惠玲說,冬天天亮得晚,但為了趕時間她也只能夜里3、4點鐘起來裝貨動身。開到華蘭鎮(zhèn) 時天還沒亮。本人一個女人跑夜路,心里也是很懼怕的,可是一想到幾個靈巧又爭氣的孩子,就有了干勁,心里也是甜滋滋的。除了去縣城,有時分羅惠玲也會幫人 拉貨到扶隆,從江坡到扶隆一趟得要5個小時,有一次,她真實怕得不行,放心不下的老母親只好陪著她去了一趟。原因由于沒有水泥路,山路坎坷平穩(wěn),羅惠玲每 拉一趟貨回來就被顛得渾身酸痛,得要休息兩天才干再次動身。
2014年,從南屏圩到江坡村的水泥路開端施工,2015年完工投入運用。 平整的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羅惠玲可快樂了,原來一次只能裝500公斤的三輪車如今能夠裝750公斤,羅大姐的運費一下子比原來多了一半,而且來回也舒 坦,天天運輸都沒問題,羅惠玲一家人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了。
采訪完畢后,羅惠玲馬上又要開著載滿山貨的三輪車動身了,丈夫也靜靜地陪著她坐在車頭看著她笑而不語。她說,辛勞是辛勞,可是一家人其樂融融,生活也就有了奔頭。今年環(huán)屯路也開端建筑,村里越來越多的村民建起了樓房,她置信本人家的生活也會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