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防城港墻體廣告 包粽子、插艾葉、掛香包……是中華民族2000多年來同慶端午的文化傳統(tǒng),而賽龍舟更是這個節(jié)日里必不可少的傳統(tǒng)體育競技活動。
9日下午,
廣西防城港市舉行了一場具有濃郁民俗顏色和海洋特征的海上龍舟賽,來自
廣西區(qū)內(nèi)及香港、越南的19支隊伍在“海上胡志明小道”起點海域展開角逐。
防城港市的龍舟賽區(qū)最大特性就是在海上舉行,給人波濤壯闊、激情無限的感受。龍舟競渡的地點選擇在西灣海域,這里是我國大西南出海的主門戶,通往東盟的大通道。賽場海面平闊,水流平穩(wěn),不受漲退潮及普通性洪澇影響。
開賽前,龍舟隊伍舉行了祭海典禮和龍舟點睛典禮,寓意一往無前,安全不祥。當?shù)厝艘?,祭海典禮是這些大海中風里來雨里去的漁民在漫長的耕海牧漁生活中,發(fā)明的一種獨具特征的漁家文化,承載著漁民們對大海的感恩和對美妙生活的祝愿。
競賽當天,賽場兩旁的海堤和0.7公里長的跨海大橋隨處可見觀看競賽的
大眾,不少
大眾還自發(fā)帶上鑼鼓為競賽隊伍加油,氛圍非常熱烈。經(jīng)過3個多小時的劇烈競賽,
廣西民族大學龍舟隊斬獲桂冠。
曾經(jīng)連續(xù)參與過十二屆
防城港市海上龍舟賽的東興市龍舟隊隊員黃兆成說:“從小家里老人就教育我說,賽龍舟是為了留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賽龍舟不只是一項體育活動,它更多的是表現(xiàn)我們的愛國情懷。”
防城港市是一座“城在海中、海在城中”的全海景生態(tài)城市,是中國走向東盟的橋頭堡。
防城港市陸域面積6222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萬平方公里,有580 公里的海岸線;自然環(huán)境優(yōu)越,有“中國白鷺之鄉(xiāng)”、“中國金花茶之鄉(xiāng)”、“中國玉桂八角之鄉(xiāng)”、“中國短命之鄉(xiāng)”及“中國氧都”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