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陽墻體廣告 “這是我的村子,我得給‘家人’一個告知——確保兩年內脫貧。”這是
南陽市黃臺崗鎮(zhèn)羅莊村“第一書記”潘秋君的許諾!
2015年,
南陽市宛城區(qū)委宣傳部新聞科副科長潘秋君多了一個身份——黃臺崗鎮(zhèn)羅莊村“第一書記”。承載黨組織和父老鄉(xiāng)親的重托,肩扛精準扶貧的職責,面臨新的作業(yè)、新的應戰(zhàn),85后潘秋君決計滿滿。
精準澄家底勇挑千金擔
“下午,我觀看了該村的林地,深入感觸到了作業(yè)壓力之大,更堅決了我?guī)裰赂坏臎Q計?!薄耘饲锞睹袂槿沼洝?br /> 回憶起和羅莊村的首次“密切觸摸”,28歲的潘秋君感受自個的壓力真的好大:全村2167人520戶,其間169戶貧困戶,鄉(xiāng)民人均年收入低于2000元。
多年來,
南陽市黃臺崗鎮(zhèn)羅莊村的鄉(xiāng)民好像早已習慣了國家級貧困村標簽,再加上沒有
公司和項目,沒有致富帶頭人,留守白叟、兒童集體數(shù)量巨大,勞動力缺乏等疑問,脫貧致富的路好像永遠望不到頭。
“村子公共設施十分落后,經濟狀況很差,跟我想象中的差太多?!迸饲锞f。
挽著褲腿,踩著泥巴,潘秋君用心記錄下羅莊的一點一滴,在他看來,羅莊比他之前在作業(yè)中觸摸到的任何一個先進村、示范村都更能讓他回憶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