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鄉(xiāng)墻體廣告 又是一年春好色,年年厚意向底層。4月26日上午,市老促會、市扶貧辦、市扶貧協(xié)會、《平原晚報》、市二院聯(lián)合展開的“走底層、送健康”活動,走進輝縣市拍石頭鄉(xiāng)拍石頭村,開掘扶貧好經歷,為困難
大眾義診、送
藥品。
革新老區(qū)是新中國的搖籃,老區(qū)人民為革新作出了巨大貢獻。小康不小康,要害看老鄉(xiāng)?,F(xiàn)在,我市還有16.8萬貧困人口,讓貧困老鄉(xiāng)趕快過上幸福生活,是市委、市政府的莊重承諾,也是社會各界應盡的職責和義務。
由《平原晚報》建議,市老促會、市扶貧辦、市扶貧協(xié)會、市二院積極參與的“走底層、送健康”大型公益活動近期正式啟動,首站是輝縣市黃水鄉(xiāng)白甘泉村, 拍石頭鄉(xiāng)拍石頭村為第二站。本年度活動將繼續(xù)到本年11月中旬,方案行走輝縣市、封丘縣、衛(wèi)輝市、延津縣、原陽縣、獲嘉縣、鳳泉區(qū)、平原示范區(qū)、
新鄉(xiāng)縣的 40個村莊。
在底層,《平原晚報》主干記者俯下身、沉下心,進村入戶,訪貧問苦,開掘精準扶貧好經歷,歌頌駐村隊員好風格。市二院專家教授傾情為
大眾檢查身體、講解健康知識,遇到臥床患者,還帶著儀器和
藥品,進家為其義診。
市二院院長楊繼辰表明,作為公立
醫(yī)院,市二院呼應報社號召,積極“走底層、送健康”,勇于承擔社會職責,真實讓那些瞧不起病、不知道怎么治病的困難
大眾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上一年9月9日至11月5日,為留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成功70周年,上述五家單位聯(lián)合走底層,將溫暖送到了革新老區(qū)和貧困地區(qū),受到了底層
大眾的共同好評。
媽媽河畔捧熱土聞香,東部內地看調和風勁,公交站旁品科學發(fā)展,春天留千位白叟淺笑,四面站所歌頌牧野公仆,革新老區(qū)感悟盛世篇章。2011年以來, 在黃河灘區(qū),在農民畫室,在田間地頭,在村莊別墅,在柳編作坊,在蔬菜基地,在工業(yè)廠房,《平原晚報》記者與市二院專家教授年年走底層、歲歲送健康,至今 已是第六年第七次,腳印遍及全市234個村莊(社區(qū)、單位),占全市156個城鎮(zhèn)(辦事處)3000多個村莊的1/8,總行程超過15000公里,相當于 走了三趟黃河,近半個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