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墻體廣告 77歲的杜長勝是
江蘇省
徐州市睢寧縣梁集鎮(zhèn)梁集村村民。5年前,他強(qiáng)忍失掉兒子、兒媳的悲痛, 單獨(dú)扛起330萬的巨額債款,為的是實行自個一生做人的許諾。2015年10月13日,杜長勝被評為全國品德榜樣。近來,我國文明網(wǎng)《好人365》專欄又 把白叟作為第413期封面人物。
兒子留下330萬元巨額債款
杜長勝干了一輩子的加工掛面生意,為人誠信,生意一向做得不錯。杜長勝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兒子杜存平中學(xué)畢業(yè)后就跟著他經(jīng)商,先是做水泥預(yù)制板,后開辦起掛面廠,生意越做越大。
2010年頭杜存平開端出資建起了永恒面粉廠。但是,新面粉廠啟動建造9個月后,大兒子由于意外交通事故逝世。幾個月后意外的工作再度發(fā)作,2011年7月28日,杜存平的媳婦朱艷麗在縣城又遇事故身亡,其時面粉廠僅正式投產(chǎn)10多天,尚有330萬元的債款。
兒媳逝世后,找杜長勝要錢的人來了,白叟一下懵了。杜長勝告訴記者,那時,自個想死的心都有了,但看著大兒子和兒媳婦留下的兩個尚未成年的孫子、孫女,他還是強(qiáng)忍著哀痛堅持了下來。
信義白叟認(rèn)了留下的賬
最漆黑的時分,很多人跑來勸杜長勝:“錢是你兒子借的不假,但人都現(xiàn)已不在了,你個老頭子認(rèn)啥賬??!”也有人說,“都70多歲的人了,拖拖就過去了。人死賬爛,還啥???”
杜長勝坦言,自個也曾不堅定過,330萬究竟不是一個小數(shù)字啊。可看到借主那急迫乃至有些失望的眼神,他心軟了:“借錢給兒子的人都是咱們的恩人啊,他們的錢也是一個一個的血汗錢,哪能就這樣坑了人家。”
接下來,杜長勝做了一件令大家意外的工作。所有向他打聽過還錢工作的人,他都逐個打電話告訴。大意是,我兒子不在了,賬我老頭子認(rèn)了,我給你們從頭打借單。只需我有一口氣在,即是敗盡家業(yè),也要把這些賬還了!
梁集鎮(zhèn)開酒店的姜兆慶即是其間一個接到電話的?!罢f實話,有些意外,白叟家能承擔(dān)這些。”姜兆慶說,他其時借給杜存平8萬元,老爺子杜長勝都從頭給打上借單,簽上自個的姓名。
接下來3年時刻竭盡所有還錢
對杜長勝來說,兒子兒媳留下的廠房、住宅、流動資金,都是遺產(chǎn)。這筆錢在付出贍養(yǎng)費(fèi)、撫養(yǎng)費(fèi)后,都用來還賬。但是,大兒媳婦的逝世賠償金不屬于遺產(chǎn),拆遷補(bǔ)償款也是白叟的自有財產(chǎn),能夠不用于償還賬款。
這個時分,白叟現(xiàn)已分不清哪個是兒子的,哪個是自個的了,他的腦子里只有一個想法,即是砸鍋賣 鐵也要還錢,不能讓兒子、兒媳死后背臭名。為了趕快還清債款,杜長勝開端一次次地奔波。工廠以160萬元的低價變賣,城區(qū)的一套住宅賣了35萬元,大兒媳 婦逝世賠償金32萬元,自家拆遷補(bǔ)償款80萬元,以及手中的流動資金,還有老兩口多年的私房錢也都拿了出來,全部用來還賬。
到2013年底,330萬元債款多已還清。剩余欠著20多萬的利息錢,領(lǐng)到還款的借主都主動表明不再要任何利息。
再苦再累也要讓孫子挺起腰桿
煎餅、鹽豆,基本是白叟夫妻倆每頓的膳食。從前溫暖的家,變成了如今的板房,個中痛苦旁人很難體會。
“再怎樣艱難,咱們都咬牙挺過來了。賬還清了,咱們心里結(jié)壯了,死去的兒子、媳婦也不會落下臭名,孫子也能筆挺腰桿做人了!”杜長勝白叟用手抹了一把淚,傷感中帶著幾分驕傲。
2015年10月13日,第五屆全國品德榜樣座談會和授獎儀式在北京舉辦,杜長勝中選全國誠篤守信品德榜樣。面臨榮譽(yù),白叟很意外稱從沒想過能獲得這個榮譽(yù)。
“替子還賬不是應(yīng)當(dāng)?shù)膯??我還能到北京來領(lǐng)獎,真是沒想到。”杜長勝說,要是把利息都能還給人家,那是最佳不過了。下一步,我想把孫子教學(xué)好,他爸爸媽媽離去得早,我要教會他做好人。誠篤守信是做人起碼的規(guī)范